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丝网   登录 | 注册
我的位置:  首页>热门资讯
董明珠的挑战与机遇:造车梦停 格力多元化方向
发布时间:2016-11-23

董明珠曾说过,《甄嬛传》里勾心斗角的宫斗太深,自己一集都看不下去。但现实版的权力角斗和运筹帷幄,远比戏中更残酷。

11月19日,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整个演讲用时不到3分钟,这有别于其以往的高调作风与滔滔不绝。几分钟的发言中,董明珠谈及,这些日子接到了很多人的电话,都对她表示支持。此前,董明珠还在一档真人秀节目《我是创始人》中罕见发声:为何人在遇到困难时,雪中送炭的为数不多?

收购银隆计划失败、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股东大会遭遇中小股东哗变,短短半个月内,“黑天鹅”事件接连袭来,习惯于众星捧月的明星企业家董明珠,内心的落差、激愤和焦灼不言而喻。

两年来,一系列的惊人言论与不按常理出牌,让外界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董明珠的“网红”角色扮演背后有着深层次考量。独掌格力四年来,格力的内外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董明珠不顾一切推行造车方案背后究竟有何用意?格力眼下和未来的发展又将受到什么影响?

造车梦停

谁也没想到,董明珠念兹在兹的造车梦,会以这样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暂停。

11月16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6年11月16日收到珠海银隆发出的书面告知函,被告知调整后的交易方案未能获得珠海银隆股东会的审议通过,珠海银隆基于表决结果决定终止本次交易。鉴于此,公司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宜。

据此前公告显示:格力电器拟以130亿元的对价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按照15.57元/股的发行价格,将向珠海银隆全体股东合计发行约8.35亿股公司股份,公司另拟以同样价格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97亿元的配套资金,用于珠海银隆项目建设,发行对象包括格力集团、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广东银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8名特定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0月28日召开的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由于董明珠主导的26项议案中的15项被否决,舆论对于收购案是否通过股东大会表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解读。由于出现重大异议,10月31日格力临时停牌,深交所亦发函问询,要求格力11月4日之前说明情况。

然而,董明珠推动收购案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自今年8月份提出这一方案时,董明珠就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收购银隆不仅仅是为了做大营收和跨界进入汽车领域,更为看重的是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技术,进军新能源汽车预计将为格力带来万亿元的收益。”11月1日,董明珠自媒体亦高调定锤,宣布格力银隆牵手成功。

此前,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格力很可能会就收购方案进行调整,一方面,调低130亿的收购额度,另一方面,可能会改用自有资金方式。不过,银隆股东最终对格力自动说“不”却是外界始料未及的。

针对收购银隆失败的详细原因以及停止收购是否意味着放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等问题,格力电器公关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应称无更多信息透露。“根据证监会规定,所有信息发布,都以公告为准。目前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本次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不会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及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继续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竞争力。”上述格力电器公关人士说道。

不过,在早前的股东大会上,格力电器董事会秘书望靖东的发言或可作参考。“格力给了银隆现金选择权利,但是银隆的股东不愿意拿现金,愿意拿股票,分享银隆与格力发展的历程。”

17日,格力电器复盘后股票大涨,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22元/股,早盘一度大涨7%,冲至23.55元/股,后收盘价为22.84元/股。一名不愿具名的空调行业人士在微信中向时代周报记者评论道:估计大家都认为收购不成对格力反而是好事。

实际上,对于格力收购银隆一事,外界的质疑声浪一直存在。焦点在于,银隆130亿元的估值是否过高?格力账面躺着900亿元的现金,却为何选择换股而非现金收购?收购银隆之后,是否真的有董明珠描绘的万亿未来?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年初至今,格力电器一共进行过3轮机构调研,而机构在调研时,均格外关注珠海银隆收购案中标的公司的实力,两者的协同效应,以及配套融资方案等细节。在8月24日-9月2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中,就有包括前海人寿、安邦资产、恒大人寿在内的148家国内外基金公司和投资机构列席。

在回答有关股份对价的质询时,格力方面指出,发股收购可实现对交易对方的深度利益绑定,形成利益捆绑、风险共担的机制;其次,可更好地维持标的公司原股东层和经营管理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留住核心技术人才。最后,保留充足的现金储备,利于抵抗后续经营和行业风险,并保留后续装备制造、模具、铸件、手机以及新能源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延展、乘用车等新兴产业进一步的拓展带来的资金需求。

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新能源汽车是个典型的政策式的产业,受政策的影响特别大,国家支持的时候,各种利好政策显现,巨大资金涌入,但一旦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助、支持政策没有了,还能够很好的发展吗?董明珠跨界造车,相对投资期长,回收期慢,不确定性比较多,资本的担忧正是在此。如果进军新能源汽车,势必会一波三折,产品想要有竞争力,就需要格力收购之后给予极大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而这会把格力电器挣的钱吃掉。家电跨界进军汽车行业,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何况,目前银隆的市场占比不高,并不是一个好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