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丝网   登录 | 注册
我的位置:  首页>热门资讯
焦点人物常振明:商业帝国的“大国手”
发布时间:2015-07-30

\

焦点人物

人人皆知,常振明是“大国手”,早在15岁时,他就已经是北京棋类专业队队员。1979年,常振明在第一届“新体育杯”围棋赛中,位居第三,冠军是聂卫平,亚军是陈祖德,此二人后来均成为中国围棋界的元老,聂卫平是众所周知的“棋圣”,而陈祖德曾任中国棋院院长。

常振明早早“急流勇退”:1979年,在外人看来,正处于围棋事业发展黄金阶段的常振明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录取。第二年,北京市举行首届大学生围棋比赛,常振明代表二外参赛一举夺得冠军。随后加盟中信,常振明出身世家,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从小在清华园中“熏陶”的他,人虽其貌不扬,却胸藏诗书,经纶满腹,但在中信却是从基层做起,一点一滴,由交易员做起,负笈海外求学,步步高升,由于任内曾多次处理中信嘉华银行危机、中信泰富危机等,常振明素有“救火队长”之称。

2000年,中信集团嘉华银行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金德琴因贪污受贿、挪用巨额公款,被判处无期徒刑,中信嘉华银行濒于破产。在这个危急的关口,中信集团派常振明担任嘉华总裁。上任后,常振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斥资42亿收购华人银行,扩大中信嘉华规模和业务。到2002上半年中信嘉华净利增长22.6%,这段“妙手回春”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2005年3月建行董事长张恩照事发辞职后,常振明短期代行董事长职权,于股改引资的关键时刻,稳定了建行队伍,为随后郭树清接任建行董事长奠定良好基础,凸显过人能力。

而今,59岁的常振明职业生涯基本都在中信集团度过,现任董事长一职,并在2014年完成了中信集团在香港的整体上市,这一交易堪称创造历史。

2005年在接受《围棋天地》采访时,他用精辟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作为一个企业,经常要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做出相应的决策,这就像围棋的形势判断。如果形势判断出了问题,决策就可能出现错误,这种失误将是致命的。”

下围棋到一定境界的人,一般比较“轴”。这是围棋圈内公认的一点,而这在常振明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毕竟别人在“纹枰论道”,他可是真金白银。

市场“惦记”着常振明,他“惦记”的却是中信。

运筹帷幄却步步惊心

当市场呼唤常振明的时候,他的心思都“轴”在中信身上了。

股市暴跌的当口,常振明真正在意和关注的是中信证券在H股的一连串的定向增发。

这是中信集团的大事,甚至是中国经济改革模板的成败所在,尽管这些只是开头。

中信集团是1979年在邓小平的倡导和支持下由荣毅仁创办的。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发挥了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开辟出一条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的经营业绩。

如今中信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涉及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房地产、工程承包、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产业等行业和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和良好发展势头。

中信集团家大业大,貌似商业帝国,实则是改革的探索者、经济的突破者和资本的冒险家。

整体上市不是中信集团功成名就的标志,却是集团开启新的漫漫征程的起点。

常振明曾表示,希望中信公司综合性企业集团金融和实业并举发展;“将来希望能在50%对50%的比例,目标是希望金融和非金融能够并行发展、更加平衡,实业业务的利润能够上升”。

由是观之,中信集团有意松手,让中信证券迅跑,意图已很明显,同时也可以在集团内部将非金融资产的比例得以提升。毕竟中信证券第一大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经过这半年的不断减持,其所持中信证券股权从20.3%下降到17.14%,中信集团已不再将中信证券的权益并表。

应该明晰,在央企里,排在中信前面的几乎都是行业垄断者或行业寡头,中信是少有的一家业务大量涉足竞争性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故此,中信戏称自己总是在危与机之间走向辉煌。

常振明在上市后一次内部通报会上引用了二战结束时丘吉尔的一句名言:“这不是结束,甚至不能说是结束的开始,只是开始的结束。”